晚潮|畲乡“金枕”又飘香
“麦儿熟,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花花笋壳盖肚皮,山城‘金枕’香又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万物繁盛夏正浓之际如约而至。在畲乡景宁山城,有一种独特的美食,它承载着浓厚的乡土情谊与传统技艺,那就是闻名遐迩的“金枕粽”。“金枕粽”,又名枕头粽,其独特的造型与别具一
“麦儿熟,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花花笋壳盖肚皮,山城‘金枕’香又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万物繁盛夏正浓之际如约而至。在畲乡景宁山城,有一种独特的美食,它承载着浓厚的乡土情谊与传统技艺,那就是闻名遐迩的“金枕粽”。“金枕粽”,又名枕头粽,其独特的造型与别具一
吾乡诸暨,地处浙东,属河谷丘陵之地,人多饮米酒或黄酒,温婉柔和,平心理气;若在会稽山区,岭高水冷,需借酒御寒,非烧酒不能感受酒之滋味。也因地理气候的缘故,内蒙、新疆之地,其善饮者,饮酒如同喝水;岭南粤人,也说是饮酒,其实不过沾唇而已。当然,这是取其多数,原非绝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回首过往,我走一个地方,赏一路风光,每每都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把生活嚼碎成诗行,就能看得见烟火气里绽放的光芒。
到桃花潭旅游,是我多年的夙愿。初春时节,几位好友听说我要去桃花潭,竟然不约而同地建议我一定要在南阳古镇住上一宿,说桃花潭氤氲的晨雾值得欣赏。我想住一宿是必须的,而且还要在“万家酒店”小醉一回,以效太白遗风。上网搜索后,在桃花潭景区内寻得一家颇具诗情画意的民宿-
九零年光景,城里人时兴喝龙井,他偏要往松针尖上讨活路。天没亮就钻茶棚,把“迎霜”叶子搁竹匾里颠来倒去,说是“得让露水认得茶魂”。那年头茶农笑他癫:“春雨贵如油,你倒拿油炼针尖?”谁料想真教他熬出个“武阳春雨”,细溜溜的茶针往玻璃杯里一立,活脱脱是山雾凝成的精魄
1986年的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6点到车间,在门口看到了徐宁,他是我最得意的手工技艺徒弟。看他眼睛有点红:“宁,怎么啦?今天这么不开心?”我问。
我从小就跟在母亲身边,亲历并见证她在山村的从教生涯。她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更让我敬佩不已,所以我一直想要把母亲近半个世纪在山村的从教经历和事迹写出来,并呈现给大家。
2023年4月17日,这个日子于我而言格外特别。潮新闻客户端里的“晚潮”栏目发表了我的一则题为《老家小佐》的小视频。这是我第一次在潮新闻自己创作发表作品,那一年,我已过甲子之年。彼时的我,虽年岁已高,但内心对文学与创作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就像一位老农对土地的眷恋
在华夏文明长河中,苏轼有如一颗耀眼的星辰历久弥新。当读到有关他生平的第三本传记时,终于抑制不住内心强烈的探究冲动,我决意要开启一段寻踪之旅。从杭州出发,追寻着他的足迹,一路奔波来到了海南,这里见证了他人生中一段特殊的岁月。
漫步苏堤,桃花正盛,沿堤的一排绿意里,透出一团团欢喜的红。取道乌龟潭,远远望见晚樱开在枝头,更衬得这幽静的去处,如一方临水天堂。若是望向那一汪碧蓝的湖水,春日银光洒落。一阵微风带过,泛起丝绸般的波纹。三两只明艳的鸳鸯,与嘴上带一抹黄的野鸭,一道轻盈浮游,来去自
鲁迅嗜烟。烟,火旁,味呛、辣。鲁迅的烟瘾非常大,每天要抽三五十根,从早上睁眼到晚上睡前,几乎烟不离手。他对烟并不挑剔,什么牌子都行,但一般抽的是彩凤牌香烟,因为价廉。鲁迅是文化斗士,他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其文辛辣,呛人,恰如烟。
最近与友人谈起文学翻译中该如何处理“谐音梗”和“俏皮话”这类语言现象,我们一致的看法是要将两者原汁原味地转化为另一种文字几乎不大可能,非语言大师和翻译高手莫办。
当二姐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有些水平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二姐虽说是高中毕业,毕竟也是上山看过野猪跑,下水抓过浪里白条。年轻时候也是一枚乡村文艺女青年,看过小说做过梦,心里装过诗歌和远方。
山间的雾气在晨昏时分漫过大士庵门口的石阶,苔痕斑驳的莲座旁,沙砾岩壁凝固了千年光阴。僧服垂落,儒履轻踏,道冠微倾,支大士在此端坐数百年,他已经快忘记了自己的名和姓。
暮春初夏之际,我创作的《美丽大漈我的家》乡歌在“学习强国”平台上播出。作为一名畲乡景宁大漈人,我心中有太多感慨,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但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在我看来,乡愁就是思乡爱乡。
归程的这天是立秋。车轮飞驰,山川在后视镜里像幻灯片一样,一帧一帧地下沉,高速路旁的树影像粗壮绳索,解缆了我这一艘小小的归舟,隧道里的灯点亮的方向叫故乡。我一遍一遍地提醒自己:把油门放松些,再松些,把车轮放慢些,再慢些。脑海不由自主地冒满问号:八年算不算一场阔别
黄龙洞体育馆的名字听说已久,去黄龙洞却还是第一次。沿着3号线地铁C口往外走,进入公园,只见楼阁高檐翘角,二层上的招牌匾上用箔字写道“黄龙洞”。一楼的入口,一盏宫灯挂起,门两边对联上写着:“黄泽不竭,老子其犹”。这副对联是有来头的,“老子其犹”后面省去“龙耶”两
犹记得当年,我们进村部,入礼堂,实地参观蒲田乡村博物馆。在这里,古与今交织,历史与现代融合,那些图文史料、物件展品,宛如沉默的智者,承载着绵邈悠长的乡愁记忆,诉说着蒲田那厚重的人文历史。对于“戴礼故里,经学之乡”的蒲田村,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知。
这座被长江与汉江分割成三镇的城市,面临着过江交通的挑战,长江上一座又一座的桥梁,成为连接南北、东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也见证了武汉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
都说天童寺万工池旁的银杏很漂亮,在去的路上有人提醒,今年的银杏树叶未黄先落,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果然不出所料,落了一地的银杏叶,树叶还是处于绿和黄之间,慕名而来的游人却很多,以至于中午十一点,香积厨吃斋饭人满为患。